心理育人 | “心征程”,24級心理委員第一期培訓號角吹響......
發布日期:2024-11-11 訪問量:
為了進一步強化我校的心理健康工作體系,明確心理委員在工作中的重要職責,增強2024級班級心理委員的工作責任感、使命感,提升心理委員在專業知識與溝通技能方面的能力,學生處大學生心理咨詢中心于2024年11月8日在教學樓217教室舉辦了主題為“心理問題識別及角色認同”的專題培訓。本次培訓由心理學教授戴雅玲老師主講,學生處副處長何柏棟、大學生心理咨詢中心王雨柔、王思文兩位老師組織,我校2024級全體心理委員、暖心社團骨干成員共計50余人參加了此次培訓。
培訓中,戴教授首先為全體心理委員詳細講解了心理委員在班級建設以及心理危機防范與化解中的重要作用,明確指出心理委員是大學生心理危機防范的偵察員和信息員,在校園心理健康工作中發揮著至關重要的作用。隨后,戴老師從“什么是心理問題”“如何識別心理問題”、以及常見心理問題的表現、如何區分心理正常與心理異常等方面展開詳細講解,通過專業且生動的闡述,讓各位心理委員對心理問題的識別有了更深的認識和理解。為了讓心理委員們更直觀地感受到心理問題化解與防范識別的重要性,戴教授以自身的經歷為切入點,對心理問題的識別進行了深入講解,并與大家進行了現場互動,分享了自己大學時期的親身經歷。在整個過程中,各位心理委員積極參與,現場氣氛十分活躍。大家在心與心的交流中,深刻領悟到心理問題在日常生活中的重要影響。最后,戴教授著重強調了班級心理委員在幫助有自殺危機的同學時的注意事項和工作技巧。本次2024級班級心理委員培訓會的成功召開,明確了新生心理委員的職責方向,強化了同學們的角色認同感與使命感。通過此次培訓,心理委員們的專業素養和工作能力得到了全面提升,有效發揮了心理委員在校園心理健康工作中的“橋梁”作用,為心理健康工作的持續推進打下了堅實的基礎。今后,我校將持續組織開展一系列心理健康教育相關活動,適應當代大學生的心理特點,創新工作方式,有針對性地傳授心理健康知識,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心理健康意識,預防和化解心理問題,增強同學們心理調適能力及社會適應能力,積極營造一個健康、和諧、安全的校園心理育人氛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