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育人 | 提升溝通藝術,共筑心靈橋梁——24級心理委員專題培訓第二期
發布日期:2024-11-22 訪問量:
為加強校園心理防護體系的建設,提升我校大一心理委員的專業能力,以便更有效地服務廣大學生,我校學生處大學生心理咨詢中心于2024年11月20日在教學樓217室舉辦主題為“如何精準有效地表達”的專題培訓。此次培訓邀請到華為特聘心理督導趙心羽老師擔任主講嘉賓,學生處副處長何柏棟,校大學生心理咨詢中心王雨柔、王思文兩位老師出席本次會議,我校2024級的心理委員和暖森心理學社的骨干成員共計50余人參加了此次培訓。
首先由何柏棟老師進行了培訓動員,強調心理委員作為班級“排頭兵”、“信息員”,作為學校安全穩定的“守衛者”,在班級心理危機防范和化解中發揮著非常重要的作用,是校園安全穩定工作中不可或缺的中堅力量,鼓勵大家要在工作崗位中不斷樹立使命光榮的責任意識和服務意識。對于本次培訓,他提出三點要求:一是珍惜機會,認真學習專業的心理健康知識,提升心理委員積極與同學交能力,提升自助和助人能力;二是加強宣傳,努力把自己學到的心理健康知識宣傳到班級的每位同學,共同營造關愛自我、關愛他人的良好心理育人氛圍;第三是學以致用,希望同學們將學到的心理知識與工作實踐相結合,充分發揮在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中的橋梁作用,為構建和諧校園做出積極貢獻。
培訓中,趙心羽老師圍繞人類溝通機制的研究概述、有效溝通的定義、以及如何精準表達等三個核心議題進行了深入講解。她從語言心理學的角度出發,結合真實的情景和案例,用生動形象的方式為大家闡釋了溝通的精髓。趙老師不僅傳授知識,現場還鼓勵同學積極參與互動討論,讓大家對溝通有了更深層次的理解和體驗。
趙老師強調,語言不僅是溝通的工具,更是思維的外在表現,它蘊含著強大的力量。她向大家推薦了心理學領域的經典著作《生命的重建》,以此激勵大家積極投身于心理學的研究和探討,進一步深化對心理問題的認識和理解。在培訓的最后,趙老師給大家介紹了冰山隱喻理論,并結合生活中的現實實例,鼓勵大家嘗試按照此理論拆分生活中的困擾和煩心事,分析問題事件的內在,從而解決問題。
本次2024級心理委員培訓,增強班級心理委員責任意識,提升了同學們的溝通技巧,強化了班級心理委員助人自助的朋輩輔導能力,還進一步增強了大家的自信心,為今后班級心理工作的開展打下了堅實基礎。
今后,我校將持續關注心理委員的成長與發展,繼續開展一系列貼合當代大學生心理需求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動,針對性地普及心理健康知識,引導學生建立正確的心理健康觀念,提升學生的心理自我調節和社會適應能力。共同營造一個更加溫馨、和諧、向上的校園心理育人氛圍,為學生的全面發展和健康成長提供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