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院各單位:
為持續深化我院創新創業教育改革,積極備戰第五屆中國“互聯網+”大學生創新創業大賽。經研究,我院將舉辦第五屆“互聯網+”大學生創新創業大賽,現就有關事項通知如下:
一、大賽主題
追逐夢想拼搏奮進永向前,勇立潮頭敢闖會創鑄華章。
二、大賽目的與任務
旨在深化我院教育綜合改革,激發大學生的創造力,培養造就“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生力軍;鼓勵廣大青年扎根中國大地了解國情民情,在創新創業中增長智慧才干,在艱苦奮斗中錘煉意志品質,把激昂的青春夢融入偉大的中國夢。
重在把大賽作為深化創新創業教育改革的重要抓手,引導我院主動服務國家戰略和區域發展,積極開展教育教學改革探索,切實提高我院大學生創新精神、創業意識和創新創業能力。推動創新創業教育與思想政治教育緊密結合、與專業教育深度融合,促進學生全面發展,努力成為德才兼備的有為人才。推動賽事成果轉化和產學研用緊密結合,促進“互聯網+”新業態形成,服務經濟高質量發展。以創新引領創業、以創業帶動就業,努力形成我院畢業生更高質量創業就業的新局面。
三、組織機構
(一)主辦單位:就業實訓處
(二)承辦單位:會計學院、經濟貿易學院、電信工程學院
(三)協辦單位:教務處、學生處、科技處
四、參賽要求
參賽項目能夠將移動互聯網、云計算、大數據、人工智能、物聯網等新一代信息技術與經濟社會各領域緊密結合,培育新產品、新服務、新業態、新模式;發揮互聯網在促進產業升級以及信息化和工業化深度融合中的作用,促進制造業、農業、能源、環保等產業轉型升級;發揮互聯網在社會服務中的作用,創新網絡化服務模式,促進互聯網與教育、醫療、交通、金融、消費生活等深度融合。參賽項目主要包括以下類型:
1. “互聯網+”現代農業,包括農林牧漁等;
2. “互聯網+”制造業,包括智能硬件、先進制造、工業自動化、生物醫藥、節能環保、新材料、軍工等;
3. “互聯網+”信息技術服務,包括人工智能技術、物聯網技術、網絡空間安全技術、大數據、云計算、工具軟件、社交網絡、媒體門戶、企業服務等;
4. “互聯網+”文化創意服務,包括廣播影視、設計服務、文化藝術、旅游休閑、藝術品交易、廣告會展、動漫娛樂、體育競技等;
5. “互聯網+”社會服務,包括電子商務、消費生活、金融、財經法務、房產家居、高效物流、教育培訓、醫療健康、交通、人力資源服務等;
6. “互聯網+”公益創業,以社會價值為導向的非盈利性創業。
參賽項目不只限于“互聯網+”項目,鼓勵各類創新創業項目參賽,根據行業背景選擇相應類型。以上各類項目可自主選擇參加“青年紅色筑夢之旅”活動。
參賽項目須真實、健康、合法,無任何不良信息,項目立意應弘揚正能量,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參賽項目不得侵犯他人知識產權;所涉及發明創造、專利技術、資源等必須擁有清晰合法的知識產權或物權;抄襲、盜用、提供虛假材料或違反相關法律法規一經發現即刻喪失參賽相關權利并自負一切法律責任。
參賽項目涉及他人知識產權的,報名時需提交完整的具有法律效力的所有人書面授權許可書、專利證書等;已完成工商登記注冊的創業項目,報名時需提交單位概況、法定代表人情況、股權結構、組織機構代碼復印件等。參賽項目可提供當前財務數據、已獲投資情況、帶動就業情況等相關證明材料。
五、參賽對象
根據參賽項目所處的創業階段、已獲投資情況和項目特點,大賽分為創意組、初創組、成長組、就業型創業組。具體參賽條件如下:
1. 創意組。參賽項目具有較好的創意和較為成型的產品原型或服務模式,在2019年5月31日(以下時間均包含當日)前尚未完成工商登記注冊。參賽申報人須為團隊負責人,須為陜西科技大學鎬京學院在校生。
2. 初創組。參賽項目工商登記注冊未滿3年(2016年3月1日后注冊),且獲機構或個人股權投資不超過1輪次。參賽申報人須為初創企業法人代表,須為陜西科技大學鎬京學院在校生,或畢業5年以內的畢業生(2014年之后畢業)。企業法人在大賽通知發布之日后進行變更的不予認可。
3. 成長組。參賽項目工商登記注冊3年以上(2016年3月1日前注冊);或工商登記注冊未滿3年(2016年3月1日后注冊),且獲機構或個人股權投資2輪次以上(含2輪次)。參賽申報人須為企業法人代表,須為陜西科技大學鎬京學院在校生,或畢業5年以內的畢業生(2014年之后畢業)。企業法人在大賽通知發布之日后進行變更的不予認可。
4. 就業型創業組。參賽項目能有效提升大學生就業數量與就業質量。若參賽項目在2019年5月31日前尚未完成工商登記注冊,參賽申報人須為團隊負責人,須為陜西科技大學鎬京學院在校生。若參賽項目在2019年5月31日前已完成工商登記注冊,參賽申報人須為企業法人代表,須為陜西科技大學鎬京學院在校生,或畢業5年以內的畢業生(2014年之后畢業。企業法人在大賽通知發布之日后進行變更的不予認可。
以團隊為單位報名參賽。允許跨校組建團隊,每個團隊的參賽成員不少于3人,須為項目的實際成員。參賽團隊所報參賽創業項目,須為本團隊策劃或經營的項目,不可借用他人項目參賽。已獲往屆中國“互聯網+”大學生創新創業大賽全國總決賽金獎和銀獎的項目,不再報名參賽。
初創組、成長組、就業型創業組已完成工商登記注冊參賽項目的股權結構中,參賽成員合計不得少于1/3。
我院教師科技成果轉化的師生共創項目不能參加創意組,允許將擁有科研成果的教師的股權合并計算,合并計算的股權不得少于50%(其中參賽成員合計不得少于15%)。
各二級學院負責審核本學院參賽對象資格。
六、“青年紅色筑夢之旅”賽道
增設“青年紅色筑夢之旅”賽道,參加此賽道的項目須為參加“青年紅色筑夢之旅”活動的項目。各二級學院要組織大學生創新創業團隊到我院對接的府谷縣、鄉、村和農戶,從質量興農、綠色興農、科技興農、電商興農、教育興農等多個方面開展幫扶工作,推動當地社會經濟建設,助力精準扶貧和鄉村振興。
參加“青年紅色筑夢之旅”活動的項目可自主選擇參加主賽道或“青年紅色筑夢之旅”賽道比賽,但只能選擇參加一個賽道。鼓勵各學院申報該賽道參加比賽。
參賽對象須為我院在校生,或畢業5年以內的畢業生(2014年之后畢業。須以團隊為單位報名參加活動,允許跨校組建團隊,每個團隊的成員不少于3人。
項目來源包括:
1.大賽參賽項目。我院“互聯網+”大學生創新創業大賽參賽項目可自主報名參加“青年紅色筑夢之旅”活動。
2.大學生創新創業訓練計劃項目。鼓勵與鄉村振興、扶貧脫貧相關的國家級、省級、校級大學生創新創業訓練計劃項目參加活動。
3.其他參與項目。邀請歷屆大賽獲獎項目、符合當地需求的社會項目參加活動。
七、名額分配及評審賽制
(一)名額分配及任務要求
各學院要按照不低于在校生數22‰的比例組織學生參賽(即每1000名學生應至少推薦22項),其中“青年紅色筑夢之旅”賽道不低于在校生數2‰的比例組織學生參賽(即每1000名學生應至少推薦2項)。具體要求見附件1。
將綜合考慮各學院校級初賽報名團隊數、參賽學生數、項目質量、組織情況、校級復賽評審情況和創新創業教育改革工作開展情況等因素,擇優推薦參加省級復賽名額。
(二)評審賽制
校級復賽采取分組答辯制,每個學院推薦十個創新創業項目參加校級復賽。參賽團隊進行創新創業項目展示并回答評委提問,每個項目答辯時間5分鐘,回答問題3分鐘。項目展示內容主要包括產品/服務介紹、市場分析及定位、商業模式、營銷策略、財務分析、風險控制、團隊介紹等。可進行產品實物展示。展示及答辯過程中,語言表達簡明扼要,條理清晰。
八、大賽獎勵
學校復賽設項目團隊獎項:金獎三個、銀獎六個、銅獎九個,獎勵按照學校有關獎勵辦法執行;同時設置優秀創新創業導師三個、院系優秀組織獎一個。
九、其他事項
請各學院認真做好大賽的宣傳動員工作,通過學院官網和微信公眾號對參賽情況、創新創業項目情況進行廣泛報道,認真組織動員專業教師和有意向的在校生或畢業生組成團隊參賽,為在校生和畢業生參與競賽提供必要的條件和支持,做好團隊組織和報名工作。鼓勵教師將科技成果產業化,帶領學生創新創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