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進一步促進教師專業素養與教學能力提升,更好地履行崗位職責,打造創新學習型組織。 鎬京集團旗下的二所本科高校8月19-20日,邀請國家名師劉三陽教授,省級教學名師夏永林教授、苗啟廣教授以及從教50余年的戎毓春教授作學術報告。
鎬京教育集團董事局主席呂明博士、副主席呂超教授、執行董事長潘中偉教授、鎬京旗下陜西服裝工程學院、陜西科技大學鎬京學院的領導和全體教師聆聽了報告會。

劉三陽教授以“講課藝術”為主題,從講課入手,強調了課堂教學是主渠道、主陣地,是教學工作的重中之重,講課是最基本、最重要的教學能力,是學生受益最直接、最便捷的方式。他深入剖析了講課中存在的十重十輕、十個關系、講課十忌、講課十法、結尾六誡等問題,并從有效開場、課堂講授方法及講課應理順的十五個關系,引導教師要“教”與“研”并重,既要研究“怎么教”還要研究“教什么”,同時強調課堂教學要堅持學生為中心,不斷改革創新,打造“金課“。

劉老師圍繞課堂教學的三個基本、三種心態、三個問題、三重角色和三個境界分享新教師如何入門,并從師德愛心、教育理念、專業知識、教學方法、綜合素養、學術研究等方面論述如何成為良師,并結合新工科背景,通過楊振寧、希爾伯特等名家大師的啟示,讓教師們明白不應只滿足于讓學生承認或接受書上的結果,而要盡量讓學生了解知識的來龍去脈以至模擬知識的(重新)發現過程。
最后,劉老師希望我們的教師能夠做到師德為先,育人為本。以高尚的品德和人格魅力言傳身教,以強烈的愛心和責任感教書育人,掌握先進正確的教育理念和教學思想,善用教學藝術,做好課堂設計,激發學習興趣,啟發學生思維,因材施教,提高應用型大學的教學實效,為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培養合格的應用型人才。

夏永林教授從精準把握課程思政建設的要求、精準定位課程思政建設的痛點、精準實施課程思政建設的策略三個方面作報告。全面系統論述了育人與教學成效之關鍵在于教師,在于教師的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性,前兩者體現的是“態度”,后者則是“能力”,新老師們既要熟悉教學之基本流程又要有對教學的研究能力,同時還要增強課堂之表達能力,更要有“大思政課”視野。
夏老師強調在實際教學中,課程不僅要做到以理服人,更要注重以情動人。教師要有教書育人的情懷,育人內容和表達要有情感,教學過程要學會設定情境。做課程思政需要有情感、情懷和情境。另外,課程思政的重難點不在操作而在育人的思想和理念;課程思政是“內生育人”而不是“外嵌育人”;講好課程思政一定要做到頭腦之中有育人,心目之中有學生。
最后,夏老師用用心中有學生(有情懷);功夫在詩外(有想法);教學是藝術(有能力)這三句話與全體老師共勉。

戎毓春教授主講新時代大學教育教學方式方法的創新,指引各位教師們要做好擔當民族復興大任青年的引路人。他指出高校的根本任務是立德樹人。全校教師要以德為根本,智為源泉,體為支撐,美為胸懷,勞為途徑。教育學生學會做人,學會求知,學會健體,學會審美,學會勞動,學會協作。教師要給學生心靈埋下真善美的種子,引導學生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
戎老師提到新時代高校教學方式方法創新的共性要求,課程的三貼近原則:貼近實際、貼近生活、貼近學生。教學的三注重要求:注重內容、注重設計、注重創新。堅持四條標準:教學設計——備課充分,精心設計教學各個環節,“工藝精湛”;教學內容——理論聯系實際,素材鮮活生動,“配方新穎”;教學方法——進行師生互動,運用現代技術手段,“包裝時尚”;教學效果——注重思想理論教育和價值引領,“營養豐富味道又好”。

苗啟廣教授從教育數字化政策背景,推進經驗與創新方法,教育數字化“新教學”,教育數字化“新評價”,教育數字化“新治理,ChatGPT應用及思考,元宇宙+教育的探索這幾個方面作報告。苗教授提出了數字化轉型中存在的問題:教學信息化應用不夠深入,教學兩張皮,教育評價成效尚未得到科學檢視,成果尚未應用,治理體系改革還處于改革開始的“陣痛期”,協同治理的局面尚未形成,最后一公里尚未打通,信息化品牌效應未形成,數據問題(質量抓手),權責不清淅,科研優勢還沒有發揮,技術和需求尚未有效結合,機制體制待完善,統籌難,運轉慢等問題。針對以上問題,苗教授指出,我們要轉變發展思維,將信息化分割分散變成信息化全局統籌,將信息化有限應用變成信息化全面滲透,將信息化基礎保障變成信息化應用驅動,將信息化孤軍作戰變成與研究創新銜接。構建智治體系,讓公共服務體系化變革著力打造“六個一”,教學模式根本性變革,可計算的教學環境、精準的教學資源,推送多樣的教學模式方法、正向的教學評價引導,治理方式變革與治理能力提升,核心業務教學化、重大任務集成化教學校務綜合應用、黨群創新發展。
最后,苗老師鼓勵大家加強規劃引領,與時俱進,繪制教育數字化轉型遠景藍圖,對全國教育數字化轉型提出統一要求發揮地方主動積極性,因地制宜創造性實施,形成教育數字化轉型百花齊放的生動局面。
四位名師給我們帶來了內容豐富又有思考啟迪的精彩報告,報告內容涉及課堂教學、教學研究、授課藝術、人工智能賦能教學等個多方面。廣大與會教師紛紛表示能現場聆聽名師報告,深受啟發、受益匪淺。在今后的教學工作中,要善于思考,善于總結,向名師學習,師德為先,育人為本,爭取在教學科研上取得更優異的成績。